|
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“久有凌云志,重上井冈山”。 一年半载去,什么都未干,群员不耐烦,哑了发起汉。 各位同仁,如今的格局已经大不同,北方的狼真的来了,连“只有一个东方雨虹”李卫国蛮子(湖南人)都谦虚了,说不再赊销了。下游的集中度呈现快而大,大而央的趋势。要不了几年,我们这个群里的精英将更加感叹,一是没有生意可做,二是做了也是收益少,有了收益也是回不了款。 我先写一点东西,仿效一下大隐先生,谈谈我们生存的常态与对策,落实往后推。 去年的这个时候,西伯利亚正下着大雪,寒气逼人,但泰科尼科的莫斯科外的工厂正在紧张地生产,他们的卷材是放在室外雪地上的,欧美都一样,没有高大上的仓库。 我们去考察异域市场及了解这只独角兽。 泰科尼科在俄罗斯全国有十一个工厂,占有 70%的防水市场份额,曾在北京设立跨国机构,在国内加工卷材,后退守回去。 俄罗斯是一个进攻的民族,一定会卷土重来的。 他们对交叉膜的需求有一定的量,一直在对比中国货与欧美货,差距与差价让他们很矛盾。他们既要求高温不卷不翘,还要求低温零下 15 度时,膜与沥青自粘胶的粘贴性仍然很好,因为北半球冬季零下30度是常态。 我们中国有近两千条沥青卷材生产线,前十强产能之和还远不到 30%,但这种整合与被整合趋势锐不可当,平均每年有 100 条线被闲置或减产下来。 今年北新建材一口气并购了西蜀羊、东北王、中原拇,产值达 30 个亿,一跃成为防水年会的主佳宾,央企背景啊。 或许我们台下暗自庆幸,正在与他们的这些子公司合作着呢。 孰不知,一场更大的变故正在演义着,下游将把上游的外衣脱掉,看看谁的奶子大,可以挤出更多。 你们有没有被要求:填写分项的成本构成表? 杀价工程师已经介入了集团采购,拿到了东南西北各家的成本构成表,他们的话语权重就大了,给你量,月结 90 天,办手续 1 个月,到期给 6 个月的商业承兑,资金一年一周转,“没法干了!” 我的意思是,中国防水配套薄膜的下游正在高度集中,我们这些年供应额几千万、一两个亿、两三个亿的配套商,往日的好日子快到头了,通过挖一个人就可上一个新产品,或者巴结一个采购大员就锁定了客户,这种方式玩不下去了。 集团采购人员三年肯定换,部门权力切割,互相牵制是成熟的套路。那么你拿什么去与下游抗衡?请听下回分解。
苏醒 2019 年 12 月 16 日于湘潭 |